【现金流里的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累计数还是贷方】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际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支出。而“应付职工薪酬”则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应支付但尚未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相关费用。
那么,问题来了:现金流中的“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是否是“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累计数还是贷方累计数?
下面我们将从会计原理出发,结合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关系。
一、会计原理简要说明
1. 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类科目,其贷方表示企业应支付但尚未支付的职工薪酬;借方表示企业已支付的部分。
2. 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指的是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的现金金额,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一部分。
3. 在会计处理中,当企业计提工资时,会借记“管理费用”或“生产成本”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当实际支付工资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
二、结论总结
| 项目 | 是否为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累计数 | 是否为应付职工薪酬的贷方累计数 |
| 现金流中的“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 ✅ 是 | ❌ 否 |
解释:
“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反映的是企业已经支付出去的现金,这相当于从“应付职工薪酬”这一负债科目中扣除的部分,因此它对应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累计数。
换句话说,支付行为会导致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减少,也就是借方发生额增加。
三、举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某月计提工资10万元(贷方),实际支付8万元(借方):
- 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0
- 计提工资:贷方 +10万
- 实际支付:借方 +8万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2万(贷方)
此时,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为8万元,正好等于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累计数。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金流中的“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累计数。这是因为支付行为直接减少了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负债,体现了负债的减少过程,即借方发生。
通过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解读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提升财务分析的深度与准确性。
以上就是【现金流里的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累计数还是贷方】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