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杨亿巧对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2025-11-08 12:24:45

问题描述:

杨亿巧对文言文翻译和注释,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8 12:24:45

杨亿巧对文言文翻译和注释】《杨亿巧对》是一则记载于宋代笔记小说中的故事,讲述了北宋著名文学家杨亿在应对皇帝提问时,以巧妙的对仗和文采赢得赞赏的故事。本文将对该文进行翻译、注释,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原文

> 杨亿年七岁,能属文。太宗召见,命赋《喜雨诗》。既成,上嘉之。又问曰:“卿年尚幼,何以能文?”亿对曰:“臣有父兄,教之已久。”上笑曰:“此真少年老成也。”

二、翻译

杨亿七岁时,就能写文章。宋太宗召见他,让他作一首《喜雨诗》。诗作完成后,皇帝非常赞赏。接着皇帝问他:“你年纪还小,怎么能够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杨亿回答说:“我有父亲和兄长,教导我很久了。”皇帝笑着说:“这真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人啊。”

三、注释

文言词语 现代汉语解释 备注
属文 写文章 “属”通“嘱”,意为撰写
嘉之 赞赏他 “嘉”意为赞美、称赞
年尚幼 年纪还小 “尚”意为还、仍然
何以能文 怎么能写文章 “何以”即“为什么”
教之已久 教导我很久了 “之”指代自己
少年老成 年纪小但成熟 形容人早熟、稳重

四、

《杨亿巧对》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现了杨亿的聪明才智与谦逊态度。他在面对皇帝的提问时,既没有炫耀自己的才华,也没有贬低父母兄长的教导,而是用一句“臣有父兄,教之已久”巧妙地化解了可能的尴尬,同时体现了他对家庭的尊重与感恩。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宋代士人重视教育、讲究礼仪的社会风气,也展示了杨亿作为一位文学天才的机敏与风度。

五、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说明
文章标题 杨亿巧对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作者 宋代笔记小说(具体作者不详)
人物 杨亿、宋太宗
故事主旨 展现杨亿的聪慧与谦逊
核心句子 “臣有父兄,教之已久”
文化背景 宋代重视文教、士人风范
翻译重点 准确理解文言词汇及语境
注释要点 注意古今词义差异与语法结构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文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价值,可结合《宋史·杨亿传》等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杨亿巧对文言文翻译和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