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陈情表》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陈情表》,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17:57:31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陈情表》】《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全文以深情真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与无法应召为官的无奈之情。这篇文章不仅是古代文言文中的典范之作,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点讲解的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字词解释、句式分析、内容理解及写作特色等方面对《陈情表》进行系统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蜀汉时期人,后归晋。他自幼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感情深厚。晋武帝司马炎曾征召他入朝为官,但因祖母年迈,无人奉养,李密遂写下《陈情表》,恳请辞官侍亲,最终感动皇帝,得以留侍祖母。

二、文章结构梳理

《陈情表》全文共四段,结构清晰,层层递进:

1. 陈述自己的身世和目前的处境,表达对朝廷恩典的感激,同时说明不能赴任的原因。

2. 详细描述祖母年老体弱,自己必须奉养,无法离开。

3. 第三段:再次强调自己的忠心,表明并非不愿效忠朝廷,而是迫于孝道。

4. 第四段:表达对皇恩的感激,并请求朝廷体谅自己的难处。

三、重点字词解释

| 文言词语 | 释义 |

|----------|------|

| 臣以险衅 | 我因为命运坎坷 |

| 夙遭闵凶 | 早年遭遇不幸 |

| 舅夺母志 | 舅舅强迫母亲改嫁 |

| 祖母刘悯臣孤弱 | 祖母怜惜我年幼体弱 |

| 庶刘侥幸 | 希望祖母能侥幸长寿 |

| 逮奉圣朝 | 到了圣明的朝廷 |

| 沐浴清化 | 受到朝廷的恩泽 |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我认为圣明的朝廷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 |

四、特殊句式与文言现象

1. 被动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遭”表示被动,意为“遭受”。

2. 省略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省略主语“臣”。

3. 宾语前置:“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至微至陋”为宾语前置。

4. 修辞手法: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运用对比和排比,增强情感表达。

五、内容理解与思想主旨

《陈情表》的核心思想在于“孝”与“忠”的矛盾统一。李密在文中既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又强调了对祖母的孝道,体现了儒家“忠孝两全”的理想。文章语言真挚感人,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展现了古代文人重情重义的品格。

六、写作特色

1. 情感真挚:全文情感真挚,打动人心,体现出作者的真诚与孝心。

2.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说服力强。

3. 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句式多样,既有古文的典雅,又有口语化的自然流畅。

七、常见考点归纳

- 文言实词与虚词:如“以”、“而”、“之”等的用法。

- 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等。

- 内容理解:把握文章主旨与情感表达。

- 文化常识:了解古代官职名称、礼仪制度等。

八、总结

《陈情表》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在思想上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与忠孝的传统美德。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引导他们思考个人与家庭、责任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通过以上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陈情表》的相关知识,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