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小鸟】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大树和小鸟》的内容,知道大树和小鸟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 语言目标: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学习使用“住在……”、“飞来飞去”等词语。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懂得爱护环境,关心身边的小动物。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括大树、小鸟、果实、鸟窝等)
- 大树和小鸟的头饰若干
- 轻柔的背景音乐
- 小鸟和大树的手工材料(如纸板、彩笔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棵大树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接着问:“这棵树上有没有住着小动物呢?是谁呀?”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大树和小鸟》的故事:
“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有一棵高大的大树。它每天都在风中摇摆,看着天空中的云朵。有一天,一只小鸟飞累了,落在了大树的枝头上。大树说:‘你累了吗?我可以让你休息一下。’小鸟说:‘谢谢你,我可以在你这里安家吗?’大树点点头,于是小鸟就在大树的树枝上搭了一个温暖的窝。从此以后,小鸟每天在大树上唱歌,大树也因为有了小鸟而变得更加热闹。”
3. 提问与讨论(6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 “故事里的小鸟住在哪儿?”
- “大树为什么愿意让小鸟住在自己的枝头上?”
- “如果没有大树,小鸟会怎么样?如果没有小鸟,大树又会怎样?”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想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游戏互动(8分钟)
游戏名称:大树和小鸟
玩法:请几名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扮演“小鸟”。教师发出指令,如“小鸟飞到大树上”,“小鸟找一个树枝休息”,“小鸟飞走啦”等,幼儿根据指令做出相应动作。
5. 延伸活动(6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树和小鸟,并鼓励他们给画作起名字。完成后,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大树和小鸟”的拼图或手工材料,供幼儿自由操作。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树木和小鸟,分享发现。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语言表达和游戏互动,帮助幼儿理解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通过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如“动物与植物的友谊”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